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┃主題系列文章┃
.何炎泉:文彭篆刻初探
.寄興而創物——《學山堂印譜》與晚明文人篆刻的初生
.歷劫不磨——略談明清文人流派印在近代的收藏過程與聚散
.陳宏勉談臺灣篆刻發展
┃更多亮點文章┃
.京都國立博物館「日中書法名品」特展
.「金彰華彩」香港故宮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展
.靜嘉堂文庫美術館「地府探險」展
.心手相應,變態無窮:蔡襄〈遠蒙帖〉
.根付/Netsuke
.大英博物館「晚清百態」研討會全紀錄
.北京拍賣成績單
免運優惠:全店滿2200元免運費 on order
Not enough stock.
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.
Not enough stock.
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.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Limit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per order.
Only {{ quantityOfStock }} item(s) left.
本期主題:文人篆刻 印象深刻
篆刻是一個人的微宇宙,從印石揀選、磨平印面、擇定字句、印稿設計、鐵筆奏刀,精心收拾,一旦付諸朱泥,便烙成洪荒裡的唯一絕對時空。
上溯文人治印,開宗立派的文人篆刻始祖文彭,其真面目究竟為何?晚明文人篆刻初生的兩個核心面向——張灝編《學山堂印譜》、朱簡《印品》由是展開,確立流派,傳續後世;明清文人流派印與集古印譜,在近代的收藏過程與聚散;臺灣的篆刻從明鄭清領、日治時期跨過1949,到今時此刻…….。文彭「琴罷倚松玩鶴」、何震「聽鸝深處」、蘇宣「作箇狂夫得了無」、張灝《學山堂印譜》「宇宙雖寬世途淼於鳥道」、趙之琛「回首舊游何在柳煙花霧迷春」、呂世宜「聊以豁牢騷不平之氣」、石原西涯「與天無極」、王壯為「守斯寧靜為君大年」。
在方寸間經營一方天地,凝練字句,將萬千情感收納其中,它象形,它指事,它會予情意,它形彼心聲。它假借玉石,轉注幽思。《文心雕龍》言:「文果載心,余心有寄。」印尤如此,天地何其闊,此印最安身。
目錄
◎Editorial 編輯手記
4 文人方寸小宇宙|藍玉琦
◎Note 藝文
10 藝訊板塊|編輯部
◎Special Report 專題
14 文人篆刻 印象深刻|編輯部
16 不衫不履,自爾非常──文彭篆刻初探|何炎泉
22 寄興而創物──《學山堂印譜》與晚明文人篆刻的初生|黃靖軒
28 歷劫不磨──略談明清文人流派印在近代的收藏過程與聚散|羅啟倫
36 移民之域的多元消融與進程──臺灣篆刻發展概述|陳宏勉
◎Zodiac Sign星座
44 獅子座|江采蘋
◎Close-up 特寫
46 中國國家文物局禁令:41位書畫名家作品不准出境|藍玉琦
◎Exhibition 展覽
50 傳遞手寫的感動──京都國立博物館「日中書法名品」特展|羽田聰
56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佛畫精選──「地府探險─十殿閻王齊聚一堂」|吉田惠理
62 夢蝶軒捐贈百件金器亮相──「金彰華彩」香港故宮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展|江采蘋
◎Connoisseurship 鑑賞
68 從海螺到法螺──清代宮廷中的法螺及其影響|崔明元
◎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 文物醫院
72 大閱甲雄風──清〈藍緞平金銀龍紋銅釘棉甲〉的保護與修復|張瑩
◎Keywords for Database 雲端關鍵字
80 日本江戶生活的縮影──根付/Netsuke|王怡文
◎Calligraphy 書品
84 心手相應,變態無窮:蔡襄〈遠蒙帖〉|何炎泉
◎Forum 論壇
88 藝術史棱鏡下的晚清百態──大英博物館中國藝術史研討會全紀錄|王晶
◎Reading 開卷
92 交趾陶的分期與流派──盧泰康《臺灣陶瓷史》|盧泰康
◎Events 動態
96 一本留言冊,為一代文化菁英留下見證──何國慶、蔡登山《留情》新書發表會|藍玉琦
◎Auction拍賣
97 閱微言而通大義,存片石以待知音──2023西泠春拍欣獻罕見紀曉嵐銘《閱微草堂硯譜》著錄硯|西泠印社拍賣
98 北京保利2023春拍落幕──古代書畫、中國書畫、瓷器工藝品26件破千萬拍品|編輯部
102 何朝宗製佛像創話題與成交新高──中貿聖佳2023春拍圓滿落槌|編輯部
◎Calendar 展訊
104 本月展訊|編輯部
《典藏.古美術》371期(2023年8月號)編輯手記
Google地圖鍵入「赤峰街17巷27號」,這裡是中山繁華商圈中的小巷,年輕人愛造訪打卡的小器梅酒屋、PAI PAI CANNOLI義大利卡諾里冰淇淋甜點都在此處。逛街散步時,哪能想到,這裡也曾是1949年〈徵求金石篆刻同志〉的篆刻家戴壽堪雅集場所,也該是時代文藝青年的出沒聖地。當年的27號戴府兜兜轉轉覓不得,已在地圖上消失精準座標,時空疊合於斯,不知道散步至此的文青,幾位喜好篆刻?
篆刻是實用品,在電子化的今日,銀行開戶還是需要一方印章。篆刻是藝術品,當文人參與介入後,一方印章一方天地,小宇宙於焉誕生。
文人篆刻的開山祖師文彭,代表作品的真實面貌向來成謎,案情撲朔迷離。其傳世印章稀少,幾方頂著「文彭」大名的經典,流傳愈久,研究愈深,爭議愈增。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處長何炎泉〈不衫不履,自爾非常──文彭篆刻初探〉梳理近期研究新成果,包括《文三橋詩稿冊》上15方文彭早中期所治之印的發現,搭配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藏品上的鈐印,重新檢視三橋本色可能之面目。
印章不單單是一個人的思想碎片,也如蛛網般連繫起一整個文化群體。藝術工作者黃靖軒〈寄興而創物──《學山堂印譜》與晚明文人篆刻的初生〉由萬曆至崇禎年間張灝《學山堂印譜》、朱簡《印品》二部印譜切入,一探晚明文人篆刻從新生邁向成熟的時代,好印之文人如何與專業印人一同重塑和構築這個新生藝術形式。
文人不惟好印,亦聚印、藏印。博理基金會研究員羅啟倫〈歷劫不磨──略談明清文人流派印在近代的收藏過程與聚散〉聚焦大收藏年代裡的大收藏家──「浙西四家」丁輔之、高絡園、葛昌楹、俞序文,由各家精心編製的印譜觀其藏印體系。而時局動盪,物之聚散如雲煙,這批精良珍印幸而續命於惜印之手,歷劫不磨,更為時代的印證。
時代的印證,也在臺灣。臺灣篆刻的發展,與移民史息息相關。清乾嘉以後,來臺官員或文人書畫家隨身攜帶之印,將清代印派的各種風格帶入臺灣;日本領臺時期,來臺之日籍文人儒士,不乏精曉篆刻金石之士;1949年底,「臺灣印學會」成立,臺北市赤峰街17巷27號戴壽堪戴府成為會員聚會賞石論印的場所……各時期留存的印蹟,成為文化流轉衍生的印記。篆刻書畫藝術家陳宏勉〈移民之域的多元消融與進程──臺灣篆刻發展概述〉講古也講今,從清代遊宦談到當今的「台灣印社」,臺灣的篆刻現況,一路「移入移出、壓縮消化」,每一方印裡都濃縮了一段時光。
8月是美好的篆刻時光,由台灣印社主辦、初心印會協辦的「2023篆刻研習營」於8月11日至13日登場,研習活動扎實有料,有聽課有交流有實作,絕對是臺灣藝術活動中的最佛心秒殺營,本刊《典藏・古美術》榮幸成為媒體合作夥伴,這次的「文人篆刻」專題躬逢其盛,四篇主題由不同面向切入,超級扎實有料有哲思,進入文人方寸小宇宙,為臺灣的篆刻研究鈐蓋新印記。
書名:《典藏‧古美術》第371期_08月號
作者:典藏古美術編輯群
出版社: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2023.08.01
EAN:4719294100018
期數:371
裝訂:平裝
頁數:108